綜合 | 招股書 編輯 | Arti
正力新能是新能源領域中的一匹黑馬。在2024年6月16日,中國獨角獸企業報告發布會上,會議重磅發布了《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2024》,揭示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的最新格局,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獨角獸企業共有375家,總估值約為1.2萬億美元。
正力新能作為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領域重點企業,再次入選中國“獨角獸”企業名單,這是公司繼去年新晉入選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以來,連續第二年獲得該殊榮。
據招股書,正力新能是中國的鋰離子電池制造商,以市場需求和技術驅動開發多元電池產品組合。公司主要專注于用于電動汽車(EV)的電池產品的銷售。提供電芯、模塊、電池包、電池簇、電池管理系統的一體化方案,致力于拓展電化學產品在陸海空互聯(LISA)下的大規模應用。
正力新能是擁有汽車零部件基因的公司。得益于核心管理層于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傳承和經驗,具有對汽車行業的洞見,公司圍繞主機廠客戶對產品安全、質量、性能和成本的綜合最優需求,開發多元電動汽車電池產品矩陣,并前瞻性研發航空電池,從而在電池行業的多個場景拓展與快速的技術迭代中處于有利地位。
于往績記錄期間,正力新能主要專注于銷售用于電動汽車的電池產品。作為電動汽車電池市場裝機量十大參與者之一,公司所處的中國動力電池行業競爭激烈且集中,截至2024年8月31日止八個月十大制造商占總裝機量的96.9%。
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的資料,按截至2024年8月31日止八個月的裝機容量計,公司于中國動力電池制造商中占有1.7%的市場份額。
電動汽車主要包括純電動汽車(BEV)、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增程序電動汽車(EREV)及混合動力汽車(HEV)。
正力新能于2016年開始生產及銷售電池產品,并于2022年7月開始經營磷酸鐵鋰電池業務。公司的車用動力電池可覆蓋BEV、PHEV、EREV及HEV等多動力類型汽車電池,兼顧轎車、SUV、MPV等多用途汽車的需求。
公司的儲能系統(一個可以儲存及輸出電能的裝置,由電池系統及能量管理系統等多個子系統組成)和船舶動力電池產品主要為磷酸鐵鋰電池產品,公司的航空電池產品主要為高鎳半固態鋰離子電池產品。
目前正力新能已開發多款三元、磷酸鐵鋰電池產品,在中期來看,不斷優化磷酸錳鐵鋰、鈉離子電池、半固態產品技術,在長期還積極布局全固態電池技術。全面布局的技術能力可靈活適配不同產品的差異化需求。
截至2024年8月31日,公司的研發團隊全職雇員人數超過1,061人,其中約27.4%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截至同日,公司提交3,226項專利申請及已獲授2,026項專利(其中307項為發明專利)。公司也受江蘇省工信廳鈉離子電池產業化項目的資助。
正力新能的研發能力使公司能夠開發出以下具有獨特產品特點及優勢的電池技術:
高能量密度快充磷酸鐵鋰電池:公司磷酸鐵鋰電池通過材料和電極設計的優化,重量能量密度達約190Wh/kg;通過高壓實密度磷酸鐵鋰材料的開發及導入,體積能量密度達到430Wh/L以上,并且可以兼顧2.2C的快充能力。
PHEV及EREV電池。公司的PHEV及EREV電池具備極高的循環壽命,循環次數最高4,000次,可實現30分鐘快充至80%電量(“電量”)。
HEV電池。公司和合營企業新中源豐田開發的HEV電池產品包含鋰電與鎳氫兩種主要技術路線,兼具高功率、長壽命、高安全優勢,峰值放電倍率可以達到80C,工況循環壽命高達27,000次。
乾坤電池(BEV電池包)。公司的乾坤系列BEV電池包能量密度最高可達260Wh/kg,最快可7分鍾快充至70%電量,采用首創的榫卯卡接技術,在行業中率先實現單顆電芯可拆解、易維修。
騏龍電池(BEV電池包)。公司的騏龍系列BEV電池包總電量高達170kWh,截至2024年8月31日是中國乘用車最大電量電池系統,采用雙重半固態技術,電芯能量密度達306Wh/kg,9分鐘內可從10%電量快充至70%電量。
航空電池。公司是中國動力電池行業中第一家獲得AS9100D航空航天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的公司,也是蘇州市首批“低空經濟”領航企業。公司的航空電池產品能量密度超320Wh/kg,15分鐘快充至80%電量,20%低電量狀態下仍可實現12C高倍率放電,產品可實現航空級別安全標準。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在中國截至2024年8月31日止八個月,按動力電池裝機量計,正力新能在動力電池市場排名第9名;同期,按動力電池裝機量計,公司在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市場排名第8名,在三元動力電池市場排名第9名。
2022年至2023年,按2023年的裝機量同比增速計,正力新能在動力電池市場裝機量前十的企業中排名第2名,在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市場裝機量前十的企業中排名第1名。
近年來動力電池市場穩步增長,預計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將以37.5%的復合年增長率從2023年的716.0GWh增至2028年的3,513.1GWh。預計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將以37.9%的復合年增長率從2023年的389.0GWh增至2028年的1,943.3GWh。
近年來,電池行業已從政策牽引、資本驅動轉向市場需求驅動階段。在2020年之前,動力電池廠商多以新能源汽車獲得補貼為導向,在資本大規模支持下,建設與政府補貼政策相匹配的電化學體系的對應產能。此類產能在2021年之后,無法滿足補貼政策退坡之后對更具安全和成本競爭力的電化學體系的兼容性以及汽車多路徑發展(PHEV/EREV的快速增長)的需求。
當前,動力電池行業已進入重要的發展拐點,電池廠商的競爭要點在于對主機廠客戶需求的理解及精準把握。
在電池補貼退坡及磷酸鐵鋰電池技術突破的背景下,原先由三元電池主導的市場快速切換為磷酸鐵鋰電池主導。在中國,按裝機量計,2019年三元電池占比為65.0%,2023年磷酸鐵鋰電池占比達67.1%。此轉變進一步體現在2023年磷酸鐵鋰電池在中國的裝機量為261.2GWh,而2023年三元電池在中國的裝機量為126.7GWh。
新能源汽車(NEV)市場的車型結構亦出現顯著變化。在BEV汽車已占據最大市場份額的背景下,PHEV汽車憑借較低成本和續航優勢實現快速增長。
按銷量計,2023年中國BEV汽車的市場滲透率為22.2%,預計2023年至2028年的銷量將以12.1%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2023年中國PHEV(含EREV)汽車市場的總市場份額為9.3%,預計2023年至2028年的銷量將以38.6%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PHEV汽車相較BEV汽車將迎來更快增長,于2025年銷量將超過BEV汽車。
正力新能贏得多家國內外知名主機廠客戶的認可,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成為大型央國企、造車新勢力和跨國領先整車企業的供應商。憑借公司的技術及產品優勢,公司在一汽紅旗、廣汽傳祺、零跑汽車、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等全球多個龍頭企業核心車型的電池產品供應份額得以持續提升。
截至2024年8月31日,公司對零跑汽車核心BEV車型的銷售滲透率及對上汽通用核心PHEV產品GL8陸尊PHEV滲透率達50%以上。此外,公司還與德業股份等企業圍繞儲能電池開展合作,并積極尋求與航空、船舶領域的客戶推進產品的量產合作。
公司的電芯制造設施由軟件系統支持及增強,包括公司的運營平臺、制造運營管理定制系統、AI驅動的無接觸視覺檢測技術及以AI邊緣計算技術構建質量閉環控制系統,使公司能夠持續降本增效。
2023年公司主要產線的自動化率(不需要任何人為干預即能平穩運行的機器及設備的百分比)超過95%,顯著優于行業平均水平約90%。
截至2024年8月31日,正力新能電芯產品的設計總產能為25.5GWh。公司的主要產線均布局于常熟,可實現統一運營管理。通常,公司能夠在各基地間順暢調撥資源,異常響應時間短至30分鐘。此外,公司堅持以訂單為導向的穩健產能擴張策略,有助于避免產能過剩、減少生產資源浪費。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公司有48個定點隨后轉化為采購訂單。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在該等定點中,24個已進入量產及交付階段及24個正處于打樣或開發階段。
財務數據方面,正力新能的收入由2021年的人民幣14.99億元增至2022年的人民幣32.90億元,并進一步增至2023年的人民幣41.62億元,并由截至2023年8月31日止八個月的人民幣21.39億元增至2024年同期的人民幣28.58億元,主要由于公司各期間的動力電池銷量均有所增加。
于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截至2023年及2024年8月31日止八個月,公司的凈虧損分別為人民幣4.02億元、人民幣17.20億元、人民幣5.90億元、人民幣4.61億元及人民幣1.00億元。
公司于往績記錄期間出現凈虧損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基于前瞻性研發策略大量投入技術和產品開發;在擴大產能方面產生了大量支出;歷史產品組合和定價策略;于往績記錄期間客戶的一次性影響;及于往績記錄期間原材料價格的波動。
本次正力新能香港IPO募資金額擬用于產能擴張及建設智能制造設施及柔性生產線;各項研發活動;及用作為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撥資。
Copyright ? 2021-2022 精北傳動機械(上海)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滬公網安備31012002005970 滬ICP備2002436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