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碩士研究生畢業的孫義忠加入南高齒高速齒輪制造有限公司(下稱“南高齒”),他始終牢記導師對他的叮囑——“到企業先踏踏實實干3年”。正是這3年的心無旁騖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始終專注于風電齒輪傳動產品與技術創新,20年來他參與和見證了南高齒成長為全球風電齒輪傳動領域的領軍企業。
歐洲作為風電產品與技術發源地,早在20世紀80年代已形成產業化,而我國作為風電行業后來者,至少落后于國外先進國家20年。風電齒輪箱不同于一般的工業齒輪箱,面臨許多新的技術挑戰:風電機組應用在高溫、高海拔、陸上、海上等工況極其復雜的環境,產品設計壽命一般是陸上20年、海上25年,產品在全生命周期應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低的成本。南高齒若要進入風電行業,必須迎難而上,而孫義忠負責攻克風電齒輪箱最核心的技術之一--
風電齒輪修形技術。這項核心技術融合了多變載荷工況齒輪箱系統仿真分析、齒輪磨削工藝與制造精度、齒輪修形方法及試驗評價等多學科知識。
為此,孫義忠一邊查閱大量的相關標準、文獻等資料,一邊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不同專業知識,并與國外專家交流咨詢,也曾發現外國專家提供的報告有顛覆性的錯誤,這讓他認識到堅持實事求是、獨立思考的重要性,不能迷信于任何權威。通過無數次的建模分析與試驗對比,他終于掌握了風電齒輪箱齒輪修形核心技術。通過此次技術攻關,他總結出了技術創新的方法論,即“理論調研、方案論證、大膽嘗試、閉環驗證”四維一體的創新研究模式,為后續產品與技術的迭代創新提供了正確而高效的理論方法。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中國風電技術發展迅猛,已從跟跑到并跑甚至領跑。“產品大型化、輕量化、低成本化、國產化”已成為行業共識和發展趨勢。面對風電行業新的發展階段,孫義忠時刻保持著敬畏之心以及如履薄冰的憂患意識,在工作中狠抓新產品研發過程的每個細節。他的大部分工作時間用于新產品與新技術開發各個階段的評審把關,產品概念設計階段評估參數設計合理性以及方案競爭力,詳細設計階段結合失效模式分析方法并深挖關鍵技術點,重大新品試驗驗證階段現場跟蹤試驗并見證試驗結果,總結經驗教訓。他將“聚焦研發過程、重視細節、快速迭代、認知升級”作為其研發團隊的共識和行為準則。
風電齒輪領域科創之路任重而道遠,“我們將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第一動力,勇于擔當‘為人類文明傳遞進步動力’的企業使命,帶領團隊在技術‘無人區’探索,引領風電齒輪行業高質量發展。”孫義忠說。(何佳芮劉海波)繼續滑動看下一個輕觸閱讀原文
江蘇省科協向上滑動看下一個
原標題:《【達人創新風采?】孫義忠:風電齒輪“智”造者》
Copyright ? 2021-2022 精北傳動機械(上海)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滬公網安備31012002005970 滬ICP備20024360號-1